最近幾年,半成品食材配送一直是個熱門生意。不同公司做法不同,不過模式類似:公司提供當(dāng)周的食譜,用戶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人數(shù)下單,公司買食材、進行一定程度的加工、打包、送貨上門,接著用戶再按照包裹里附上的做法來做飯。去年年底,全球大約有150多家公司在搶奪這個價值15億美元的市場。
成立于2012年的Blue Apron至今融資五輪,一共籌到了1.94億美元。在2015年6月的那輪融資里,公司的估值高達(dá)20億美元。不過他們至今還沒贏利,去年的營收在7.5億美元左右。
前面幾年里,Blue Apron一直在迅速成長著,用戶數(shù)量不斷增加,每月食材配送份數(shù)從2014年年底的100萬份增長到去年4月的800萬份。雖然競爭對手越來越多,不過他們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一直很高,去年五月的數(shù)據(jù)是71%,而第二名HelloFresh和第三名Plated的市場份額分別是23%和6%。
不過從去年開始,美國半成品食材配送的市場開始萎縮。2016年至少有6家相關(guān)公司倒閉或者重組,投給這個生意的資金是前一年的一半不到。用戶增長也放緩了, 去年第四季度Blue Apron和HelloFresh的訂閱用戶增長率分別是57%和58%,而2015年這兩家公司的用戶增長率都超過200%。
半成品食材配送至今還不是一個特別大的市場,市場調(diào)研公司NPD集團去年的調(diào)研顯示美國只有3%的消費者試過訂半成品食材配送。而且很多人覺得買這個實在太貴了,人均要10美元左右,而他們平時吃飯人均也就4美元,而且還得花時間處理這些半成品食材。
除了這個問題以外,Blue Apron還得面對作為競爭對手的大公司。去年泰森、金寶湯、好時都開始做類似的生意,而Whole Foods也正在研發(fā)他們自己的半成品食材包。
也有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認(rèn)為Blue Apron做普通食材配送不夠有針對性。成立于2014年的Sun basket專注于有機食材,滿足無麩質(zhì)、素食、原始人飲食法(Paleo Diet,只吃能采集/捕獵到的食物,不吃加工食品)等特別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