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臘月、正月開始裝袋、滅菌、接種,再經過幾個月的發(fā)菌過程,直到金秋十月進入出菇采收季節(jié),老樊像看護嬰兒一樣小心翼翼,一點兒也不敢怠慢。“兩萬袋香菇,每袋可產香菇2斤,一年可產三茬,一茬香菇就能收入2萬多元……”老樊邊說邊抬眼望去,菇棚里目之所及都是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菌棒,橫豎怎么看都齊整,讓人莫名地興奮。
是啊,住著小洋樓、吃喝不用愁。這樣的生活,老樊做夢也想不到。
今年40多歲的老樊在20多年前還住在伏牛山半山腰的一間茅草房里,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通往山下,晚上點的是煤油燈,水、化肥等生活生產物品也是靠手提肩扛運上山的。有誰不想把光景過美,可是又談何容易?“山上不僅地少還‘瞎’,產出的糧食填不飽肚子,山上有野生的油桐,就靠采些油桐籽換些活錢花。”老樊說。
上世紀90年代,西峽縣大力發(fā)展香菇產業(yè),老樊的生活開始出現(xiàn)了轉機。
汕頭市遠盛餐飲管理策劃有限公司蔬菜配送,食堂承包 網址:www.baidui8.com 電話:0754-82543355 24小時服務熱線:13612342836 林先生
沒錢,政府幫助協(xié)調無息貸款;沒技術,政府找技術員手把手培訓;沒有水,村組干部主動幫他接通自來水。在大家的合力幫助下,老樊種了八九百袋香菇。“政府做到這份兒上了,我若再不努力,真是對不起人??!”老樊是這樣說的,也是這樣做的。自從有了主心骨,他起早貪黑地干。雖然走了不少彎路,但五六年不僅還了貸款,還在山下安了家,娶了媳婦。
真正穩(wěn)定脫貧致富,還是借助國家實施精準扶貧戰(zhàn)略的東風。近年來,鎮(zhèn)上投資建設香菇基地供農戶免費使用,建大棚還給補助,在伏牛山百菌園生態(tài)農業(yè)開發(fā)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(yè)的帶動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,老樊的日子越過越紅火,越干規(guī)模越大,種植規(guī)模也一步步擴大到兩萬袋,人手不夠用了,就陸續(xù)購置了裝袋機、扎孔機、烘干機等設備。“再過兩年,種植規(guī)模要達到五六萬袋,一年收入十幾萬元……”娃子上學、買車等一件件難事不知不覺解決,老樊滿心歡喜。